從兩年前,一部紀錄片《舌尖上的中國》就吊起了觀眾的胃口。原本預計在春節期間播出的《舌尖上的中國》第二季也因種種原因並未如期而至。北京晨報記者昨日從央視獲悉,《舌尖》第二季將於4月18日至6月6日,每周五在央視綜合頻道21:00和紀錄頻道的22:00同步開播。《舌尖2》終於來了!(4月5日光明網)
  是否早已經厭倦了生活的幾點一線,只不過所有堅強的理由只為在月底那或多或少的工資單上有所體現。當覬覦多年的穿越川藏線的夢想變為臆想之後,那就只能看著紀錄片,聊以自慰地說著“帶著眼睛去旅行”。只是這種野豬聽了都不抬眼皮的話,最終是坐實了自欺欺人的“罪證”。
  不過近況有所改變。我說得是看紀錄片有感。在三四線城市生活,家裡的電視機如要搜到類似“國家地理”“野外生存”等炫酷的舶來紀錄片,那得事先包個全年的收視大禮包。雖然費用也就是一頓中等級別的牙祭錢,但國人不太務虛的秉性告訴我:還是在家老老實實地看《舌尖上的中國》吧。
  吃貨們早已經把這個片子當成了“激發味蕾、祭奠鄉愁”的敲門磚。坦白說,該片子里所說的鄧諾火腿、東北泡菜的製作工藝流程,早已經在漸行漸遠的記憶中泡了湯,但是在紀錄片的痕跡中,分明是讀出了對於普通人的尊重。這份情誼,也隨著五穀雜糧的浸透,人間煙火的渲染而沁出。而吃,則是串起了小人物對於記憶和未來的黃金分割點。而在撓中了國人多愁善感的神經之後,它就又被導演知趣地請到後臺醞釀起來。
  當然,《舌尖上的中國》的主角也有大人物扛鼎的時候。曾經是六星級酒店的行政總廚梁子庚就在第五集中閃亮登場。一壇失敗的鹹鴨蛋,讓他在鏡頭面前尷尬地訕笑。不過走出《舌尖》,他又接力了一檔《頂級廚師》。沿襲著“舌尖江湖”上的威名,他依然可以舉重若輕。
  一部好的紀錄片,畫外音的作用舉足輕重。萬分慶幸地是劇組沒有選中集萬千寵愛的任志宏,而是話語間有點溫吞的李立宏。央視這種國家級製作中心對於聲音的拿捏還是有著長遠線條的。所以任志宏最終還是老實的獃在《國寶檔案》里,而李立宏則應景地用著“吃腔”來為舌尖娓娓道來。如果《舌尖2》缺少了他的“烹調”,恐怕就不是這個味咯。
  主角是中國的食物,配角則是小人物和大主廚的角色轉換,背景則是人世間的熙熙攘攘。當然,製作人的精良遠比說起來得要細膩的多。最要命的是它能讓觀眾完全忽略掉攝像機的作用,而一心陶醉在“煲湯的那種咕嚕聲中”。《舌尖》系列的曼妙,正是讓觀眾在真實和虛幻中不能自己,且心甘情願地不可自拔。
  誠然說,50分鐘的單集時長不算短,但大多數人卻意猶未盡。而第一季的7集則成了“有點飽肚卻又引饞”的酸蘿蔔皮。對於可以免費享受著中國高水準的紀錄片來說,它未免有點稀缺。不過好在《舌尖2》已經來了。該吐槽或是點贊,就先看了再說吧。
  文/謝偉鋒  (原標題:生活,正需要《舌尖2》的誘惑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w88wwgg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